暨蝦皮於2024第四季調整廣告演算法後
於2025第三季刪除了手動投放功能
蝦皮廣告完全改為全站推廣後,或許你覺得系統
設定變簡單了、下廣告的方式變容易了
然而,你卻在廣告跑一陣子後
發現效果大不如前,你並不孤單!
此文章更新於2025.09月
今年蝦皮廣告最大的差異是取消手動投放
全數改為全站推廣的投放方式
改變後版本,預算比起以往更快被用完
這當中最大的原因是廣告流量的變化
尤其是過去"每日新發現"這個版位的
曝光量變得比以往大
而現在全站推廣是由系統自動選擇曝光位置
導致這些問題產生
此次改為全站推廣後,其中重點如:
如何挑選廣告品、如何控制預算
如何設定目標投入產出比、自訂ROI
以及判斷廣告有沒有賺錢的
ROI意思、ROAS意思 分別是什麼
本篇會以操盤手的角度
分享實際操作過程遇到的問題
後段帶入老闆的身分,分享表象背後該注意的思維
你會看到真實的數據、也會看到實際操作系統
的盲點我們透過表象加入一點洞察,討論數據
背後的意義。
蝦皮廣告投放一、新增商品廣告
1、商品廣告操作路徑 :
新增廣告 > 推廣我的商品 > 選擇商品 >
選擇出價方式 > 選擇預算及廣告期間 > 發布
2、商品廣告預算 :
初學者建議設定每日預算50元開始,並透過
優化流程,養成觀察數據、調整預算的習慣;
若是你肯定商品會賺錢,也有嚴謹的操作
紀律,那一開始設無預算也無妨。
3、商品廣告期間 :
一般商品建議設定無結束日期;
有季節性的商品如服飾、或是特殊目的商品
如新品推廣,可選擇是否設定開始/結束日期
馬克習慣設定無結束日期,並依據數據的變化
可以彈性地做調整
4、商品廣告選擇商品
使用手動選擇商品,並新增商品,此時要注意
的是該挑選什麼商品下廣告
高轉換率、高毛利率、高單價此三高*
都是不錯的選擇
另外系統推薦的新商品、最佳銷量、以及
每月銷售量可以參考,如果剛好有三高,又
是系統推薦,那就非常建議試試
*三高為電商教練馬克自創詞*

5、商品廣告出價方式
此時有全站推廣-系統最佳化、全站推廣-自訂ROI
可以選擇,建議選擇全站推廣-自訂ROI,會有
較多的可操控性。
6、蝦皮廣告投放方式-全站推廣-系統自動最佳化
選擇全站推廣-系統最佳化
基本上就是完全依靠系統來操作
系統會對下廣告的商品提供預估ROI
實際跑起來有很高機率產出比會在預估值內
完全都給系統操作,是風險比較高的
你將失去絕大多數的掌控權
選擇系統自動最佳化,系統會做很大程度的曝光
這時候幾乎沒有對系統有限制
流量非常大,花費當然會變得非常快速
導致很常起床就看到預算不足
時常面臨要不要增加預算的問題
當曝光越大,花費速度是越快的
也容易看到比較高的點擊出價
7、蝦皮廣告投放方式-全站推廣-自訂ROI
選擇自訂ROI,系統會有限制的曝光
目標投入產出比的數值將會影響曝光量
系統會盡可能將產出比往你設定的
目標投入產出比數值靠近。
選擇自訂ROI後,系統會提供三個
目標投入產出比建議值
這三個值會隨著時間與投放過程變化而改變
第一個建議值,與類似廣告相比
ROAS競爭力排名在前20%;
第二個建議值,與類似廣告相比
ROAS競爭力平均為50%;
第三個建議值,與類似廣告相比
ROAS競爭力中排名後20%;
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與競品廣告比較
後的"曝光量",而我常以"曝光開口"來形容
所以思考為:
第一個建議值,與類似廣告相比,
曝光量是80% (曝光開口很大);
第二個建議值,與類似廣告相比,
曝光量是50% (曝光開口中等);
第三個建議值,與類似廣告相比,
曝光量是20% (曝光開口很窄)。
所以你能知道
選第一個建議值曝光其實很大,花費很快
選第三個建議值曝光其實很小,花費較慢
這時候真正重要的問題是這三個
建議值,是否能讓此廣告獲利?
判斷廣告有沒有賺錢,可以閱讀這篇文章
如果你已經算出此商品的損益兩平產出比
同時也加上自己想要獲利的空間
這個值又剛好在系統三個建議值區間
那很幸運的,此商品有很高的機率可以賺錢
若你要求的值大於系統三個建議值
那你可以透過自行設置目標
來讓系統試試看能不能跑出你想要的產出比
如此做法會是比較省錢的。
*投入產出比代表每花費1元廣告費,帶來
多少營收;毛利率越高,比較低的產出比
還能賺錢,毛利率越低,就需要更高的
產出比才能賺錢*
最後按發布就完成囉!
蝦皮廣告投放二、新增賣場廣告
1、賣場廣告操作路徑 :
新增廣告> 推廣我的賣場 > 廣告名稱 >
設定預算 > 設定廣告期間 > 選擇出價方式 >
廣告素材 > 發布
2、賣場廣告名稱
賣場廣告有時候會設計不同的廣告素材
開啟多個不同的賣場廣告
這裡可以寫自己看得懂的名稱就可以
3、賣場廣告預算 :
初學者建議設定每日預算100元開始,並透過
優化流程,養成觀察數據、調整預算的習慣;
若是你肯定商品會賺錢,也有嚴謹的操作
紀律,那一開始設無預算也無妨。
3、賣場廣告期間 :
建議設定無結束日期,並依據數據的變化
可以彈性地做調整
4、賣場廣告出價方式
此時有全站推廣或手動投放可以選擇
我建議選擇手動投放,會有較多的可操控性
5、賣場廣告手動投放
針對賣場廣告設定出價,點選+新增關鍵字

此時會看見系統推薦的關鍵字50組
其中有的字會跟你的商品吻合、有的字稍微
廣泛,品質分數是你賣場的廣告與關鍵字的
關聯程度,這個分數越高,廣告可能相對便宜
搜尋量是此關鍵字最近30天平台的總搜尋量
注意是平台的總搜尋量
不是你下廣告就可以獲得這些流量
搜尋量越高,代表流量大;
搜尋量越小,代表流量小
推薦出價是系統比較其他與你使用
相同關鍵字的商品出價及品質分數
參考就好,不要按照它推薦的出,容易賠錢
已新增的關鍵字要選擇單次點擊出價金額
建議一開始從出價3.75元開始,可在優化過程
中觀察數據指標彈性調整
*過往最低出價是2.5元,目前蝦皮已調漲至3.75元
如果你按照系統推薦的價格或是更高的
價格出價,那你可能會獲得比較高的排名
也就是會有比較多的流量
但你會比較燒錢*
*蝦皮廣告是付費流量,花錢買流量要賺錢對
賣家來說是第一要務*
針對關鍵字屬性*你要選擇廣泛比對或是精準
比對,一開始建議用廣泛比對,讓你可以在
優化過程中彈性調整並匯出關鍵字報表*
這邊針對關鍵字舉個例子:
如果你是賣女生的項鍊,那麼你要換位思考
當你是消費者的時候,你要買項鍊做什麼?
你的心中是否已經有想要特定的項鍊?
顏色呢?款式呢?材質呢?
你會發現每個人要的都不一樣
那"項鍊"這兩個字就可以吸引比較多人
也就是所謂的流量可能比較大
那"鈦鋼項鍊"這四個字就會吸引到比較精準
的客人,也就是轉換率(成交率)可能比較高
流量大,代表看的人多,也代表點擊的人
相對多,那你要知道就是花費會比較多;
轉換率高代表成交率高,也代表同樣點擊的
人數成交率高,那你要知道這是賺錢的指標;
一般操作廣告就是在流量跟賺錢這兩件事上
做平衡。
*我將關鍵字屬性分成一般
關鍵字、核心關鍵字、週邊關鍵字
對客人來說分別有不同的搜尋目的*
*手動投放的關鍵字廣告,匯出報表後可以
看到很多有價值的數據*
如果你的品類很明確,又符合選逛型的店
賣場廣告對你來說效果比比較好
例如:服飾店、泳裝店、飾品店
蝦皮廣告投放三、曝光方式改變
現在開啟蝦皮APP,直接show出的就是
過去每日新發現版位,這導致曝光流量極大
而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這個位置客人逛的成分多一些
當我們不能選擇曝光版位時
這些流量若進到賣場裡卻不下單
會造成花費變多的情況
除非我們透過一些"限制",來讓系統不要曝光於
花費較高的位置
這通常是指全站推廣-自訂ROI這個方式
蝦皮廣告投放四、預算的限制
我認為系統改版後的流量比起以往大
同樣的預算可能會比以前還快用完
這個現象存在一個優勢
如果有一個品確定廣告能獲利
那我們可以給此品更多預算
它會在獲利前提下幫你帶來比以往更多的業績
蝦皮廣告投放五、數據的完整性
投放初期需要考慮數據的完整性
因我們沒辦法判斷客人什麼時候上門
如果客人在晚上20:00上線購物
但你當日廣告預算用完了
這時候可能會少了一次廣告曝光的機會
基於這個考慮
在還無法確定產出比能不能跑到要求值時
可能不敢給太多預算,而又要讓數據完整
這時候就要善加利用自訂ROI的目標投入
產出比設定
讓曝光開口小一點,讓數據可以完整跑完。
唯有數據完整,才能讓我們更客觀地評估
接下來要怎麼做。
結論:
在我的教學案例中,發現多數賣家做不好廣告
主要是對系統規則的不理解、以及對自己
目標設定不明確。
蝦皮廣告雖然時常改版
你要掌握它首先是釐清底層邏輯
邏輯對了,再怎麼改也是表象的變化
釐清邏輯之後,務必學習分析數據
看懂數據背後的意義
你就能勇於面對挑戰、擁抱變化帶來的樂趣。
此次2025新版蝦皮廣告的介紹
特別整理幾個賣家常見問題再下方!
-
常見QA:
Q1、
為什麼流量比較少?我是不是被蝦皮限流了?
馬克 :
首先你沒有重大違規被扣分就不會被限流。
流量比較少,要去考慮你的排名位置
排名位置在前面流量就會比較多
另外,你選的關鍵字如果太冷門、搜尋量
太低,那流量也不會多唷!
Q2、
為什麼花費很快?
馬克 :
首先你要觀察你的曝光大小開口是不是太大了?
打開蝦皮後台廣告數據總攬,
點選瀏覽數、點擊數、花費等數據
可以觀察點擊近來客人多寡
若覺得點擊人數過多可以優化產出比設定
調整曝光開口;
另外,有些字搜尋量太大,點擊的人多
若曝光開口太大,系統可能會用比較高的出價
去獲得比較前面的排名 。
Q3、
為什麼只有一個點擊,就花了103元?
馬克 :
這是目前系統運作規則
當使用者搜尋關鍵字時
系統會調整點擊出價金額來選擇曝光
當你曝光開口越大,就有機會比較常
看到高點擊出價。
另外,當實際產出比數值比目標投入產出比高
系統也可能提高出價去曝光給潛在客群
它的目標是讓產出比趨近於你設定的值
同時,跟競爭度也有關,越多人競爭出價越
容易疊高,若系統判斷當下搜尋的買家購買率高
可能會用較高的點擊出價來換取比較高的排名
來獲得此次點擊。
這個制度下,越多賣家下的廣告品,出價就
越容易疊得高。
我會建議先釐清系統運作規則
建立清晰的投放邏輯後,再來設定目標
最後才是選擇如何操作。
Q4、
產出比比以前低,現在的演算法是不是
故意要讓賣家花更多錢?
馬克 :
首先,大部分的平台演算法調整,通常是
為了讓使用者體驗提升。
包含世界最大的亞馬遜或是對岸的淘寶天貓
都是如此。
產出比比以前低,是因為投放的規則改變了
還有APP介面改變了
你只要去認識新規則,把原本的邏輯
套用上去即可。
例如以前自動投放的關鍵字與關聯版位可以
單獨設定目標投入產出比
但是現在兩者結合,只能設定一個值了
那麼這個值該設多少?
我可以從過去的投放獲得的經驗發現
"關聯的產出比會高於搜尋的產出比"
那麼現在結合了,是不是給"平均"了呢?
那該怎麼應對呢?
釐清蝦皮廣告投放的底層邏輯,未來
遇到演算法的調整就不會那麼緊張囉
Q5、
做蝦皮要拿多少預算做廣告呢?
馬克 :
一般會建議拿總營收的5-10%做廣告
如果毛利率高可以再更多、毛利率若太低
就不要超過5%喔。
Q6、
產出比越高越好嗎?還是流量越高越好呢?
馬克 :
產出比某種程度是越高越好,代表你
投入1元換得更多
但實際操作時,你會發現產出比越高,代表
看得人少,也就是流量少
這時候你加大曝光,讓更多人看見獲得
更多流量,那產出比可能會開始下降
所以,我操作廣告會依據商品的毛利率
來評估產出比跟流量要多少
會取得最多獲利。
Q7、
是不是廣告費花越多,營業額就會變高呢?
馬克 :
這個問題很危險,容易造成誤會,務必
讀請楚我的回覆。
廣告費花越多,營業額越高 > 某種程度
是對的。但是......
你賠錢的機率很高
你賠錢的機率很高
你賠錢的機率很高。
經濟學有個概念叫做邊際效益
套用在這裡就是:
每當我們投入的廣告費越多
換來更高的營業額,但同時我們的
成本也在提升。
換句話說,為了能賺錢
我們不能無止盡提高預算投放廣告
而是找到一個甜蜜點,那個點是能獲利又能
帶來營收的最佳值。
那個值怎麼算,需要透過每一個商品的
毛利率來計算
歡迎你上我的課或是加入陪跑計畫
交流經濟學知識
邊際效益的概念在這裡 :
Q8、
如果兩個相同競品出價一樣,那系統會曝光誰?
馬克 :
系統會希望優先曝光表現較好的商品
所以轉換率、點擊率高的相對有優勢
Q9、
如果產出比都很低怎麼辦?
馬克 :
我會避開投放低單價品項,同時學習優化看看系統能不能跑到我要求的數值
-
若你想深入了解蝦皮廣告操作方式
你可以閱讀電商教練網站的文章
關注我的FB
想深入學習,會建議你參加我的陪跑計畫
一年只有兩個場次,每次限量12組賣家。
我是馬克,期待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!
在你深入理解與認識我的服務之前
>>請點選追蹤我的臉書 : 馬克黃
裡面除了有我體驗生活的經驗,還有免費乾貨文
包含我對市場洞察的理解以及市場實作心得;
若你覺得有幫助,我也提供了付費訂閱內容
企業顧問、品牌顧問、行銷等顧問服務
任何合作、代操服務,歡迎你與我聯絡!
>>電商教練LINE